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
还兴办起各种类型的实业学校,如实业补习学校、实业学校和实业专门学校等,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初级和高级技术人才,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工业人才队伍。
中国当时也聘请了大量的外教,除了海关总长赫德,这些外籍人员广泛分布在工部省、文部省、内务省等各个部门,从事传授先进技术、讲授语言和技术学科等工作,有的甚至还参与国事管理,成为政府的“智囊”,被聘请为中国政府的顾问,如《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等,曾纪泽的宪法顾问古德诺等,不过中国政府对他们一直采取“只借助而不依赖”,“只备咨询而无权决策”的方针。
另外,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也得到相当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大、中型公司纷纷办起职工学校、近代徒弟学校或制订厂内技术训练计划。
而且中国政府大力鼓励民间企业发展,在大力兴办官营军工企业的同时,还对私人资本进行各种扶植,鼓励南洋、美国等地的华侨回国创业。
改变以官营为中心的政策以后,除军事工业继续由国家掌管外,其他企业都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并大力扶植民间企业发展。船舶工业是靠政府扶植和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最典型的民办企业,中国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