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政体的抉择
,在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时,他和曾国藩一样,都坐拥半壁江山,却没有自立为帝,并且处事果断、驭人有方,务实妥协,以中国的大局和发展为重,所以即便是清廷重臣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汉臣,纷纷电报举荐曾纪泽为大总统或称帝,主持中国的大局。
此时李鸿章变现得尤为积极,他这一辈子,前半辈子忙于平长毛,剿捻贼,后半辈子又办洋务,兴水师,也知道中国虚有其表,如一间破屋。他只是充当裱糊匠,东补西贴,虽明知为纸片糊裱,但不得不为。慈禧太后当政时,他只好阿谀奉承,左右逢源于恭亲王、醇亲王等王公贵族,和翁同龢等权臣斗来斗去,裱糊匠当得累了,所以他希望下一代人能奋发有为,有所突破,现在老天开眼,慈禧太后终于死了,光绪皇帝也失踪了,满清引此大乱,尽失人心,大势已去,中国应该翻开新的历史,汉人的江山应该恢复了!李鸿章主张曾纪泽称帝,他觉得中国没有皇帝江山不稳。他邀请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人北上到天津共商国是,吴王曾纪泽不好自己出面,于是派曾广孝、刘铭传、盛宣怀、容闳、严复等人也参加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
在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虽然大家都同意吴王曾纪泽出来当“一号人物”,主持大局,但对未来国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