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香港规划
勉强够港口运作使用。1960年代港岛就发生过严重的水荒,居民不得不计口供水。现代的香港的供水完全是依靠从大陆管道输水才能满足城市需求。
这样一来,原本雄心勃勃想在香港上马大搞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各方都泄了气。工业是耗水大户,没有充足的淡水供应,生产就无法运行。工业部门原本打算在港岛上修建造船厂,就近利用广东丰富的劳动力和木材资源进行批量化造船,迅速扩充临高的运输船队。现在发现这个计划的实施难度很大。
根据企划院的规划人员的估计,如果要在香港设船厂,只能选择在维多利亚海湾的北岸,即九龙塘地区。但是九龙塘的状况并不比港岛本身好多少,当地的水源同样不足以支撑工业,而平地面积非常有限。
不管搞工业还是搞农业,香港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地点。缺水、缺能源、缺地皮――确切的说缺平地……1949年以前,香港的经济水准不但比不上上海,比广州也要相差一截。香港在20世纪后半叶能够成为国际性都市,“东方明珠”,靠着49年以后作为中西交往的唯一窗口获得的巨大利益,也得益与作为维持“窗口”正常运作获得的大陆的能源、淡水和粮食副食品供应。
当然,如果要投入大本钱开发,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