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节橡胶危机

、公帑进行无本万利的投机;这里还有为数众多发了财的外国人,他们手中同样握有大量闲钱。从宣统登基,也就是1908年底起,橡胶股票便如脱缰野马般疯涨,兰格志、地磅等老牌橡胶公司的股票在短短一两个月内便翻番,而一些后起的小公司则更疯狂,股价竟有涨到原先价格18倍者。巨大的财富效应,让上海滩的富人们趋之若鹜,几近疯癫,浑不顾这些“橡胶股”的风险——橡胶园在几千里外的南洋,而股票则是万里之遥的伦敦所发行,两样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如果仅仅是普通投资者拿闲钱炒股,还则罢了,可橡胶投机的滚滚红利,很快把“八大钱庄”(正元、兆康、谦余、森元、元丰、会大、协丰、晋大)拖下了水,而“八大钱庄”的背后,则是更上一级的金融企业——号称“钱庄的钱庄”的票号。当时上海滩有两大票号,即宁波买办商人严义彬所经营的源丰润票号,和合肥官僚商人李经楚经营的义善源票号。

    其实最初被拖下水的,只有正元、兆康、谦余三家,可八大钱庄盘根错节,互相有密切关系,由于“头寸”不够,最初的三家钱庄很快把另五家拉下水,而随着投机额的扩大,他们又相继把两大票号牵扯进来。这样一来,不仅钱庄、票号,而且与之有关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