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橡胶危机
公路上飞驰的汽车时代。人们几乎在第一时间就为汽车配备了中空、充气的橡胶车轮,以减缓汽车的颠簸感,不仅令乘坐者感到舒适,也可延长汽车的寿命。这样一来,天然橡胶一下成了炙手可热的潮流产品,橡胶制造业也成了当之无愧的高科技产业。英国人邓禄普1888年开始建造他的橡胶轮胎帝国,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很快成为全球橡胶的重镇。由于橡胶园的开发需要大规模投资,英国人很快想到金融融资,五花八门的橡胶股票堂皇登上了伦敦证交所的柜台。
在亚洲,英国人不仅千方百计吸引南洋华商入股,还直接打起了远东金融中心——上海的主意,于是橡胶冒险家和金融掮客手拉手走进了上海的十里洋场。他们先轻车熟路地找到上海的外资银行,说服他们为自己的股票担保,然后在报纸上大肆渲染“朝阳产业”、“未来最有前途的投资行当”——橡胶业,声称“买橡胶股票就是买明天”,报纸广告上也煞有介事地表示,橡胶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直接抵押,置换银两或外钞贷款,仿佛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而上海当时民族工商业已较发达,拥有一批资金雄厚,却缺乏投资目标的民族商人;这里同时又是官僚、买办产业最集中的地方,“红顶商人”和买办官僚可以调动大量官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