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员等级制度(为了方便你们带入官场等级)
三部,右仆射掌兵、刑、工三部。每部下有四司,共二十四司。
政事堂----由于一道诏书要经过中书、门下两省才正式生效,为了方便就在讨论重大事丄丨件时,由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召开联席会议,会议所在称“政事堂”。若一人身兼左右仆射,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有权进入政事堂议事(由于尚书省的长官是虚设的)。但在开元以后,仆射就不能进入政事堂议事了,尚书省变成一个纯粹的执行机关。因此在大周朝中书、门下的长官才是真丞相。
御史台:
御史台。它分为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中央政丨府官员,主要是尚书省六部官员,而中书、门下省不在监察之列;右御史检查各地方官员,全国分十道,每道一个,称“观察使”。这“观察使”本是中央的监察官,在各道巡查,后来就变成常驻地方的中央官了,无形中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假使他的任务是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又赋予他全部权力以应付地方事宜,这即成为“节度使”。节是当时一种全权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调度一切,故称“节度使”。由于其权力极大,所以逐渐演变成“藩镇”。
九寺:
1、太常寺----“常”,本作“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