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0章 钳制舆论

    这天正在办公,知事张琅匆匆赶来,连连说了两个讽刺新政、讽刺杨轩的段子。

    接过一看,杨轩勃然大怒,这些读书人可比前世五毛美粉还要过分,完全是无事生非啊。

    躺在太师椅上,一面听张琅唠叨,一面想着如何处置这些不安分的读书人。

    朱元璋创立大明,科举选官,为贫寒子弟提供一条公平竞争机会,只要能够科举高中,将来不是封疆大吏,就是拜将入相的。

    但另一方面造成诸多恶果,很多秀才举人进士只求平日好名声,只求写出一篇好八股,只求科举高中,但实际上没有多少社会历练,更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数百年下来,很多读书人、官员一味追求名声,一味务虚,而不务实。

    这几个读书人大概也是如此,为了为自己博得好名声,编一些段子无事生非的讽刺新政。

    想到这里,仔细听张琅谈起事件经过,一切都显得非常简单。

    前顺庆府左守备谯应瑞堂弟谯应远是举人出身,看到杨轩刻意打压自己堂兄本来心生不满.

    忠义军自崛起以来,在地方、军中虽然任用大量读书人,但若仔细分析分析,委任的那些知州、知县、乡长什么的,绝大多数投入幕府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