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五章 奏疏

奏疏是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上行公文。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
    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
    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奏疏的文种名称,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笺、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
    陈光要写的,便是举报太子的宴会上,官员们使用了朝见的规格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往大了说,形同造反。皇帝还在位,便对太子使用觐见皇帝的礼节,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当然,没有往小了说的说法,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对于这个,最为重视。
    最大的区别便是,这超规格的礼节,谁是主要发起人。因为这决定了谁的罪比较大。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责任主体的划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