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争终于爆发了
境的俄军,间接削弱俄法同盟对德国的压力。因此,德国对俄国19o1~19o4年间的远东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战争爆以后,德国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当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东调时,德国表示愿为它加煤。后来甚至酝酿俄德“结盟”)。
这样,到19o2年春,上述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德国在欧洲反对法国,在远东则支持俄国。至此,日俄战争的国际条件已经形成。
俄罗斯,内部以沙皇为的统治集团,在对日战争问题上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两派主张。但在同日本争夺中国和朝鲜等基本的方面这两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对远东的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们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财政大臣维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为代表。
他们罗斯在国内和国际上(包括在欧洲和远东)困难重重,建议不要轻易动对日战争,而应作出某些让步,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战争准备,待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加尔湖段通车,运输能力提高,旅顺及其外围要塞竣工,再伺机决战。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