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六八零 旌旗荡野塞云开(3)

家出钱将他们迁徙安置,这是千古德政。
    这种看法多在牧民官中传播,因为他们走下去之后,发现人若不走,只能在当地熬死,根本不可能有其他任何办法解决问题——难道还能让老天爷下雨?谁都知道祈雨只是心理安慰。当不得真。
    然而也有许多人表示反对,认为人生于斯死于斯,这份故土情节是应该被理解的。就算他们渴死饿死,也是求仁得仁,朝廷以强制手段。近乎流放地将他们送去边疆、蛮荒之地。这根本谈不上德政,反而是暴政!
    朱慈烺并不介意这种声音,但凡说这种话的人多是不掌握资源的闲人。在这个国家里。只有掌握了军事、民生资源的人才有资格和能力对国策产生影响。至于那些杂音,权当给他们一个发泄口,消耗多余的精力罢了。
    而且一旦这些人进入官场,牧守一方,他们也会立刻转变思想。为了百姓的生计,或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将治下赤贫百姓押送去朝廷指定的遣送点。
    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之下,大规模的移民安置肯定不会和《皇明通报》上鼓吹的那样幸福美好,尤其是前往台湾、澳洲和交趾的百姓,虽然他们大多是南方人,但仍旧会死在地方传染病和瘴疠之下。这种“阵痛”恐怕要到第三代移民才能缓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