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备马,出城
这样一首诗,如果流传开来,想来那些高门大户,也能节俭一些吧。”
“我还是感觉《秋词》更好,年轻人就该有年轻热的飞扬,写那么深沉的东西,我不喜欢!”
“错错错,大错特错!愚兄到是觉得《水调歌头》最为出彩,意境高远,细腻绵长,会回味无穷啊!”
“不不,《锄禾》一出,之前两首瞬间成为无病呻吟之作,只有《锄禾》这等关心民间疾苦的作品,才能算是好诗歌!”
“几位,我到是对杨晨这个人很好奇,据传他以前不过是在林苑驿一家私塾内流连数月而已,为何今日竟能做出此等质量的诗词,你们不奇怪吗?”
此等议论,不仅在杨家酒肆外出现,在林苑驿,在长安,同样有人在谈论,没办法,现在好的诗词太少了,出现一首,立刻就会被人传颂,何况杨晨这三首,都是质量上乘之作。
长安文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与一人对弈,他手边放着的,正是《锄禾》的手抄本。
可以看到,在《锄禾》那张纸下,还有两张纸,上面分别就是《秋词》与《水调歌头》。
老人落在一子,笑呵呵道:“吾辈后继有人矣!”
对面中年文士打扮的男人剑眉星目,看上去英俊不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