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谷贱伤农
然表面看这个土地还是挂靠在普通百姓身上,可是事实上土地已经是集中使用,成为了农垦公司的财产。而这个土地已经是成了大家“入股”的手段,早就已经不是小农经济了。在未来的粮食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那必然要遵守商品价值的规律。一旦谷贱伤农,伤害的农民利益可是非常巨大的。
时不凡想起了当年所学的课本多收了三五斗米的故事,这样故事说了关于本地商人和外国商人一起盘剥中国农民。可是时不凡却明显看出来了,外国的大米质量好并且数量多,从价格上压垮了本地百姓的粮食价格,造成了多收了粮食反而造成了增产不增收。这个增产不增收,其实归根究底也是市场规律。那个多收了三五斗米的故事,其实也是符合基本的经济规律的。外国的粮食产量高质量好并且运输过来成本低。可是本土农民的粮食种植成本高,这样肯定不占据优势了。
其实如果是时不凡在那个“故事”里面,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主动的提高关税,提高外国粮食进口关税,这样维护本土农民利益。不过,那个“故事”里面的背景,不提也罢,关税不是在自己手里,自然本土农民利益受损了。
不过时不凡既然能在这里决定,那他也都要主张主动削减粮食产量,去种植经济作物,避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