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品经济
产种植粮食,他们肯定要在政府引导甚至是主动去修建各种基础设施。包括水利道路等等基础设施,在这个当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以工代赈的方式。
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来看,其实也就是这一个过程。这个也是他的一种必然,虽然商品经济的社会体系一旦遇到了天灾人祸,也许会让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可是饿死人的事情却相对很少很少。
“所以认为这个是杞人忧天,两者的局势都不一样了,用过去的想法来衡量未来的情况,那其实大错特错了。也许在自然经济之下,官府喊的口号是不让百姓饿死。可是在商品经济之下,那是不让百姓饿,别看少了一个字,那这个是十足的进步了。一旦到了商品经济时代,江南豪族还想要靠着囤积粮食,那他们这个是在找死啊!囤积粮食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傻乎乎的去做。”
用古代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思维来衡量商品经济时代的社会思维,那其实更是南辕北辙,完全是错了。
“我要做的也就是把这个粮食产量尽快的催熟,然后让他可以快速的增产增收,然后尽快的让粮食不再是一种生活物资,甚至可以成为商品。一旦粮食成了商品,那意味着生产力已经足够,可以养活非常多的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