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的武林人士涌进泾县,见机行事。反正不管如何,只要寻着由头,便大闹泾县,只要起了乱子,趁乱做掉陈三郎,一了百了。
击杀朝廷命官是大罪,不过当前局势,多有贼患民变,事后南阳府出面,写一封奏折,推说是泾县民变闹事,那么县令遇害的真相也就能掩盖下去了。
郑明阳混迹官场多年,深谙其中道理,明白扬州方面之所以不正面来处理,就是顾忌陈三郎是皇帝钦命这么一层身份罢了。故而目前实施的手段,基本上不得台面来。
剿匪是一桩,现在民变又是另一桩。
郑阳明自认这条计策十分合适,足以瞒天过海,一旦事成,扬州方面论功行赏,他说不定便能鱼跃而上,飞黄腾达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尤;上有所虑,下该分忧,不外如是。
郑阳明已经看到一片锦绣前程在脚下铺展开,眼下所有美好结果的大前提,就是计划能顺顺利利地进行。或者正如祁老爷所说的,数以百计的武林人士涌进了泾县,他们没有失败的理由。
泾县,弹丸之地,守城的兵丁不足百人,还多是老弱之辈;至于那些衙役,更加不入流,他们在良善怕事的百姓面前能耀武扬威,可遇上了凶残的江湖好汉后,只能做缩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