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革
眼下见王守业主动出头,他们倒也不吝于敲些边鼓助威。在会上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定好了章程。首先是奏请从外卫当中,选拔一批心理素质过硬,爱国爱岗的敬业官兵充入内卫,汰换掉那些贪生怕死之徒。当然,届时肯定不能就这么轻饶了他们,至少也要调往老少边穷的冷衙门,以儆效尤。其次则是奏请监正,尽快修订底层官兵的奖惩制度。原本由张四维制定的奖惩制度,是因循一般衙门里的常例制定的,起初到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在接连几次伤亡引发动荡之后,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面对严酷的死亡威胁,所谓的奖赏几乎等同于鸡肋。而原定的惩罚力度,又压制不住内卫们的恐惧心理。这前两条是众人一致认同的。但王守业还力主加上了第三条,那就是设法推动民间舆论,最好能让山海卫成为荣誉的代名词。就好像后世的人民子弟兵,又或者南宋的岳家军那样。这一条旁人倒不是不同意,只是都觉得可操作性不大,毕竟直到如今,朝廷也还没有通过任何正式渠道,对山海监的职权做出宣扬普及。即便是因为沧州之行,朝堂上有了松动的迹象,但也仅仅限于京城之内。在整个大明帝国,‘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老传统,依旧像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屏障,将山海监的影响力限制在了京畿之内。而以监正白常启的为人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