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最毒之毒誓
因有凿牙齿的习俗,故名凿齿。世界各地文明史中,都有类似的部落族群遗址或遗证,甚至在21世纪非洲某些地区,仍旧有些民族保留着类似传统。只是,凿齿的理由与说法不尽相同罢了。)
但是,除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和《淮南子·本经训》中有记载:“擒封豨(即封豕)于桑林。”之外,在华夏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惯用【封豕】来比喻:暴虐、残害、贪得无厌之辈。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餍,忿纇无期,谓之封豕。”
《旧唐书·李密传》:“三河纵封豕之贪,四海被长蛇之毒。”
《六国之行》诗:“百战驱封豕,千辛制毒龙。”
《文选·扬雄·长杨赋》:“昔有强秦,封豕其土,窫窳其民。”
《后汉纪·孝顺帝纪上》:“郡县设令,封豕黎民。”
……等等。
有趣的古人,有时还会把【封豕】和【修蛇】放在一起,比喻:贪婪恶毒之辈。
《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后汉书·张皓传》:“传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
《新序·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