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真正的木匠(二)

,再加些水吧。”徒弟照办了,但始终懵懂,不明个中道理。于是,师傅说,熬鳔胶要“冬流夏稠”。只这“一口”,让人豁然明白了用鳔的道理。再加上板材干燥,板缝严实,这样粘接的板面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开裂。

    现如今,粘接用胶不仅品种多,而且使用方便,不用熬制。但在过去,这“一口”就是技术资本,是施业的实力,当然也是不轻易外传的秘密。

    又如,做碾子的木框,看上去很简单,但技术要求却不低。安装好的碾轱辘,推动起来运转应当轻快,秘密在哪里呢?在碾脐和碾窝的间隙上,“一分轻,二分重,三分脐儿推不动”。没人教这“一口”,那么做碾框的人,永远不能准确使用这个技术标准。

    木匠们有时在一起议论,你留一手,我留一手,如此代代相留,到最后时,岂不一手全无。有些使人担心。但木匠这行当,千百年来,照样存在,并未断绝。

    其实,匠人对保守的对象是有选择的,对自己的子弟是倾囊相授的。木匠行里也讲究子弟班。儿子跟着老子学艺,老子唯恐儿子技术不济,不如人,岂能再留一手。哥哥带弟弟从业,将来肯定是一个作伙里的人,不教会他,以后一起干活时,还得自己费力,情义上也过不去。对心地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