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克绍箕裘(二)
之类,真正造福一方百姓,才允许附籍,且以商籍进学的读书人以后是不会免税赋的。
寿哥拍板决定,开设‘商籍’,山东商籍学额进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尽管商籍的条件相对苛刻,但江南那些科举大省竞争何其激烈,不是那等才学一流之士,可能终生都没机会做个小小秀才。
故此山东此举实实在在的吸引了一些想靠着科举改变门庭的富商巨贾前来山东投资附籍。
而今河南的招商引资沈瑞也打算用商籍这招,此乃后话。
却说沈瑖也正是因在山东应试,才轻松考中秀才。
提及喜事,车厢里气氛登时轻松起来,沈涟、沈琇两人之间的隔阂无形中消散了许多。
沈涟关切问起沈琇的伤势,又对他守城义举大为赞赏。
沈琇笑道:“只是皮外伤,初时高热了几日,还是随军的大夫高明,药到病除,如今已养得差不多了。”
沈涟因道:“我们路过济南府,也请了两位名医同来,待会儿见过同知大人,便请这两位再与你好好诊诊脉。身子骨要紧,可要彻底将养好了才是。”
沈琇笑着谢过,又问:“这两位名医便是要来指点种药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