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五十一章 况且初入国子监

月总要来国子监一两次,不仅与太学生们把酒论文,而且还亲自查看学生们的住宿饮食情况,每次来都赏赐不少灯火钱。永乐爷和仁宗宣宗来的次数也不少,只是后来的圣上就很少来了。”那人感慨万千。
    况且看着此人,年岁也只是四十上下,却十分熟谙国子监历史,对国子监有着特别的感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敬意。
    朱元璋虽然过于强势,乃至近于残暴,可是在注重教育这一点上却是出类拔萃的帝王。明清的教育体系由他一手建立起来,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规范,不要说一般的学生,就是皇上也得天天上课,接受朝廷大儒的教育。
    明朝最荒唐的熹宗皇帝,国事一概不问,全都交给魏忠贤处理,可是御前经筵却还是遵守制度。帝师孙承宗是唯一让熹宗敬重的大臣,即便魏忠贤气焰最为嚣张的那几年,孙承宗也敢与之分庭抗礼。
    明朝开国时,国学是教育的最高体现,位置高于科举,为了快速育人成才,治理国家,朝廷实行教育和科举并举的方略,民间荐贤这条路子也同时实行。唯才是用,可以看出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为后人所不及。
    两汉的荐举贤良方正明初时也实行过一段时间,无奈效果不佳,当时的文人以不做官为荣,朝廷征聘在野文人做官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