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做道场
。孝子取来笔墨,老道长在打磨好的石碑上写下“虎踞龙蟠呈吉地,子孝孙贤迎腾达”,横批“流芳百世”的挽联,石匠们忙活着刻好墓碑和碑联,老道长麈尾一挥,带着徒弟们来到堂屋之中。瞻观遗容,焚烧纸币,开灵短祭之后,道长正襟危坐,掐指默算,封棺开路(下葬)吉时在三天之后。孝子们这才依次通知先父生前亲朋好友。
三天来,孝子们彻夜无眠,守灵尽孝。道长忙着书写祭文,“小道士”们给老先生的后人们扎好花圈,以便祭奠时敬献。在这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巴山深处,土葬的习俗还在延续,在很多人看来的封建迷信在浩劫之后确有所抬头——尽管这个大家庭还有一个干部。但从规模来看,以老先生的家族实力,这场仪式却又稍显简单,原本七天或者三天的“道场”缩减为一天。
三天后,杨家湾的村民、老先生的生前亲朋好友送来纸钱、面条、米粉等物,以示哀悼。女人们戴着孝布,在厨房忙活——白事也需要好酒好菜招呼来客。三拨做道场的锣鼓队分列东西北,主祭锣鼓由仙鹤道长领衔,代表的是孝子;另外两拨分别是已经成家的孝孙女和定山先生的徒弟们请来的。
简单的灵牌被供奉到了彩纸糊成的灵房之中。道士们制作的灵房柱子竹制而成,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