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未雨绸缪
回了京城。
自从宣德五年于谦被宣德帝派去巡抚山西、河南,转眼间已经十余年,于谦平反两地冤狱,鼓励农耕,善待百姓,在百姓们有着颇高的威望,是大明风头正劲的地方官之一,故而这次理应得到提拔。
毫无疑问,杨士奇的门人中除了李云天外,排名第二的就是于谦,于谦正直公正,为官清廉,再加上治理地方的才干卓越,是杨士奇门人中的佼佼者。
很显然,杨士奇想要让于谦在礼部历练几年后进入内阁,以此来充实内阁的实力。
由于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自从宣德年开始就主掌内阁,这样一来就压制了内阁后继力量的成长,等三人意识到的时候为时已晚,像马愉等人虽然是士大夫中的佼佼者但资历威望不足难以服众。
纵观大明够资格进入内阁的文官中,于谦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是众多地方官中的佼佼者,有着丰富的理政经验,足以应对内阁的事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于谦除了担任过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外并没有在京城各大部院衙门中任职,这成为了他的最大缺,故而在礼部左侍郎致仕后被提名为了左侍郎的人选。
杨士奇虽然离开了京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内阁不管不顾,内阁的劣势他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