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一十九章 以礼相待


    元朝末年,琉球国分裂为三个独立的国家,即中山万国、山南王国和山北王国,分别割据琉球岛的中部、南部和北部。

    其中,三国中以中山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了单独的外交,在大明看来其主权与日本国无异。

    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正式成为琉球国的名称。

    其诏书内容为:“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这份诏书虽然称琉球国的国王卫“蛮夷酋长”,现在看起来好像充满了贬义,但在当时却是大明的一种正常的外交词汇,毕竟与大明相比,海外的那些国家都可成为蛮夷,其国王自然也就是酋长了。

    琉球国的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大明称臣入贡,并接受了明朝防御倭寇的任务。

    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是大明海外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