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因时制宜
明扬号的前甲板上,李云天立在船头凝神遥望着远处的水天一色的天际线,他知道美丽的琉球岛就在天际线的后方。
从春秋战国时期起,琉球岛就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史册,那个时候称为“岛夷”,秦朝的时候称为“瀛州”,三国时期称为“夷洲”,隋朝至元朝称“琉球”,为了与琉球岛北面的大琉球岛相区别,故而在明朝被称为“琉球”。
由于对琉球岛不熟,因此沿海地区的百姓根据琉球岛上不同地区的特色而对琉球岛有多种称呼,例如琉球岛北部被称为“鸡笼”,琉球岛西部沿海被称为“北港”,琉球岛南部则被称为“大员”。
在李云天看来,琉球岛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东临太平洋,东北邻大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吕宋岛相隔六百多里,西隔夷洲海峡与福建相望,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海上运输的的重要交通枢纽。
虽然琉球岛多山,高山和丘陵占岛上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和渔业资源外其它自然资源有限。
但李云天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琉球岛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故而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水果花卉,因此足以养活在岛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