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治国之术
开拓疆土,辽阔无边,国内百姓,久受儒学熏陶,忠君爱国,无复赘言;三韩、扶余、鲜卑、倭岛等地,收复已久,广设学校,人心已得凝聚;林邑、扶南、掸国、天竺、贵霜、波斯、吕宋,乃至康居、大宛,人员驳杂,信仰不一。诸位是我大唐重臣,如何凝聚人心,为我所用,乃是当务之急。”
贾诩出列,躬身说道:“皇上,据老臣所知,天竺乃是佛教起源之地,其人多笃信佛教;贵霜、康居、大宛,西域多有波及,教众极多;波斯人信仰祆教,罗马人信仰天主教。说起来,真是足够复杂的,若是统一信仰,于治国大有裨益。”
李翊说道:“正是如此,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至前汉独尊儒术,老黄之说也已深得人心,佛教自明帝入传我国,如今国内三教鼎立,于治国大道,鲜有助益。”
荀彧作为荀子的后人,正儿八经是儒家传人,荀家向来诗书传家,对于其他杂家,向来比较排斥的,荀彧说道:“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武帝纳之,儒学于治国治民,大有裨益,皇上奈何不独取儒术,教于四海?”
李翊说道:“儒术令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且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论,不符当前大势。若要富民强国,必然济之于经济之学;若要开疆拓土,非兵家不能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