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2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一次看的人而言,作品是否创新是不重要的,哪怕再套路再狗血,反正他们原先没看过,就谈不上‘抗药性’。
    这一切的因素,导致了内容创作产业在‘前大数据时代’的市场调研思想下,都走上了‘不求让某些人觉得最好,但求让大多数人觉得凑合’的路数。然后源源不断靠赚新进场的小白的人口红利钱,不思进取不死改变。等到小白养成老白了,不甘心看这种囫囵一团和稀泥没个性的作品时,他们只能徒呼‘怎么这个世界又小白了?创s的推荐位怎么都是辣鸡?’但偏偏就是没东西给他们看。
    其实,这是数据引导机制和反馈机制的错,也是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表达的重要性的错——作者为什么要写一本只在1ooo个人眼里是十分神作的书?而不是写一本在3ooo个人眼里是8分付费阀值线的数?反正过了8分线,每个人不都是1毛钱一章掏钱看,给你一本你心中的1o分神作,你又不会额外打赏,那作者又不傻,囫囵和稀泥弄个‘迪奥的洋红色a’混日子呗。
    当然了,文创这个东西,好歹还有点情怀,所以偶尔还是可以找到老白心中桀骜个性的好书的。那是因为总有难得一遇的刚入行的写手,不懂行情,恰好天赋异禀刚进场水平就不错,所以写出一本神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