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节 大封功臣修国史
元老院这帮老将撑过几个月,为国家稳定提供宝贵的一道保险。
剩下的二十四心腹重臣和党政军崛起的中生代也都各有位置,吴宸轩在元首的位子上对全国的党政军各个支线都能如臂使指,这样高度的权威性其实与民主并不相容,不过为了接下来的几项关系到民族兴亡的秘密工程,为了在接下来不到十五年就要来临的第二次人类浩劫中逆势而上,渡劫成功,吴宸轩还不准备放弃这种民主外衣下的独断专行,于是他做元首后的第一项政令出*台,正是大封功臣。
虽然政府和军队的高级职务都是选举产生的,不能由君主私相授受,但是帝国还有个好处就是—爵位。于是在天字第一号的恩旨中,开国四大县公被封了出去,津门县公徐世昌、凤凰县公熊希龄、合肥县公段祺瑞、章丘县公孟洛川。接下来的就是二十位开国县候:南浔候张南江、巴县候邹容、新化候陈天华、长清候杜蕴华、云梦候吴禄贞、蒙阴候肖明峰、蓬莱候吴佩孚、大城候张绍曾、汉阳候蓝天蔚、昌乐候魏礼煌、锡林候旭烈兀、恩平候冯如、淄川候贺忠、南浦候陆征祥、武进候吴运程、川沙候黄鑫培、山阴候蔡元培、桓台候苗杏村、盐城候杨士海、琅琊候楚肇东。还有开国伯四十八位,这里面除了战功彪炳的何大壮、朱云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