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仓颉造字
也就忘了。
仓颉就在想,要怎么做,才能记住呢?
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绳子打结,打一个,代表了1,打两个,代表了2。
一开始这个办法还挺好用,但是时间久了,问题就出来了。
打结容易,解开结要麻烦,而且数量多了也麻烦。
他在想,又没有更方便的放话。
后来,他想到了用绳索打圈圈,在里面通过放贝壳来计算。多一个,就增加一个贝壳。
少一个,只要轻轻拿走一个贝壳。这样方便多了。这样的方法持续了好几年,直到部落人口增多,到达一定程度后,再也不行了。
仓颉苦思冥想,直到有一天在外面看到几位老人在争吵,一个说往东有羚羊。一个往西有鹿,一个说往北有老虎。
如果不及时去,就会被它们逃了。仓颉问,他们怎么知道东面有什么,西面有什么?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根据脚印判断的。
这时候,仓颉灵光一闪,是不是可以用某个符号代替?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典故“仓颉造字!”
从此他把自己创造的文字,带到了大江南北,传遍百姓。
牧云在听到女帝说要带自己去仓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