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给死者理发、剪指甲。表示洁净反本。
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人们逐渐舍去了很多繁琐的细节,保留了主要的仪轨。
一般,人在将息之时,入殓师或亲人要为病人剃头、梳理、擦洗一番,讲究要干净。然后穿上寿衣,静候归天,表明不失衣。
殓行认为人死要去阴曹地府报到,所以人死时要在嘴里放些碎银,说是不能空回,要在奈河桥和阎王殿门前送给护卫和把守,便于顺利通过。同时还要给死者历代祖宗带些银钱。
这时殓行师已将堂屋或上房的家具腾空,将亡人头朝门(有的头脚靠墙)安放在堂屋。叫“停”。停放后还要准备草木灰和麸皮混在一起,从亡人停放处一边撒一边化纸,口里还喊着亡人的名子或对亡人的称号,让阴魂跟到大门外,叫“引魂上路”。
第十八话 茅山传人(2)
“引路”后孝子才化纸举哀,听到哭声后街坊近邻都会前来帮助料理丧事。一是请风水先生(一般殓行师更专业)察看发丧坟地和发丧吉日;二是请执事者;三是请人报丧;四是请厨师。
这时孝子悲哀之至,昏天暗地,一切由殓行师主持,厨师帮忙置办丧饭。有头衔的人、有功绩的人去世还要组成治丧会,由部门出面为其致悼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