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
五千余名老弱病残,赶往京师勤王。
半路上,恰恰遇到了向西北逃难的太子李亨。裴冕当机立断,保护着惊魂未定的李亨掉头赶往灵武。随后,又与杜鸿渐、魏少游、崔漪、李涵等人一起,将李亨推向了皇帝的宝座。
凭借着这份拥立之功,裴冕终于也位极人臣,做了灵武小朝廷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力达到了臣子所能触及的最高点。 然而,虽然作为大权在握的宰相,裴冕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不安稳。论名声和资历,他比不上开元十二年就做了奏授秘书省校书郎的房琯;论手中实力,他也比不上征战在外,将史思明部牢牢堵在井陉关以东不得寸进的郭子仪,李光弼;论根底深厚,他甚至比不上原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等,唯一可以仰仗的,便是善于揣摩皇帝陛下的心思,事事做到别人前头。
李亨不满意于灵武小朝廷的单弱,急于扩充实力。崔冕当然要想尽一切手段达成目标。尽管这些手段,在别人看来都过于匪夷所思,过于急功近利。而左相房琯,此刻也跟崔冕一样,迫切需要做到一些常人所不能之事,稳固地位。因此与崔冕彼此呼应,沉瀣一气。
房琯原本是替巡幸蜀中的老皇帝李隆基试探太子态度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