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节
年前,奥克洛铀矿中铀235含量比现在高很多,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此地形成了“核反应堆”。反应堆的燃烧使铀235的链式反应得以缓慢进行,并且在数十亿年演化过程中,断断续续地释放原子能,其方式和间歇泉喷水相似。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要发生核裂变链式反应,先要有大量高浓度铀235,而天然铀矿中只含有极少比例的铀235;即使铀235足够多,要想使核反应不成为核爆炸,还必须使用中子慢化剂如重水等;即使上述两个条件满足了,也并不等于真能发生持续的核反应,还必须使铀与慢化剂之间有某种比例的配置。
在人类建造的核电站中,通常都是核裂变反应堆。在这种反应堆中,必须用高纯度浓缩铀或钚为燃料;必须用石墨、重水等慢化剂来获得慢中子;反应堆中必须加装控制棒,使链式反应受人控制,以缓慢释放原子能。如此苛刻的条件,在奥克洛铀矿的“核反应堆”中,是如何实现的呢?至今在科学界仍然存在很多争论。最自然的论点是,奥克洛铀矿纯粹是大自然的手笔。20亿年前,种种机缘的巧合,使奥克洛矿区的铀235含量比现在高得多。于是大自然就地取材,利用普通水作“慢化剂和控制阀”,使链式反应在人类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