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非得逼我割韭菜
抒情还是以物咏志,都可以借题发挥,有很大延伸空间,而写景诗,却是得靠寥寥数笔来写实,写的是浓缩的精华。
就好比一个高明的画师,让他画一座山、一棵树、一只鸟、一群人容易,但想让他寥寥数笔,就画出大气磅礴的千里山河,却是很难很难。
而用文字来描述,则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考虑到这一因素,杜十三的这首《江南春》,称之为绝世佳品其实也不为过,罕有纯粹的写景诗能超越,和它相仿的,也就只有李大仙的《早发白帝城》那个级别的。
“呵呵,王爷有所不知,浪之不仅诗词写得好,对诗词之道,也早有深得,写出这等好诗实属正常。”
德王妃也忍不住接话了。
若不是郑经再次提笔写诗,她差点都忘了,在船上,郑经还给一众士子上过一堂诗词课,专门讲诗词之道,让她印象极为深刻。
“怎么说?”
德王爷好奇地问了起来。
“在船上,浪之曾给席希明、顾倾城等士子专门讲过诗词之道。
“他说,诗人必须是灵魂的旅者,要见多识广,要能读得懂春的暖,夏的热,秋的悲,冬的凉,也能读懂河流的善,山川的博,大地的情,还有女子的多愁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