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节
能,似乎都与胡家有关系。
最后,赵文强定论,胡家的改变,是整个村子转变风貌的起点。
第四百六十三章 道喜
杨秀才领着四个孩子去了参加院试,凌老先生自告奋勇的揽下了学堂代课一职。
凌显给几个孩子辅导了一段时间功课后,倒是把从前念书考举的劲头找了回来,对教书育人也有了不小的热情。
所以,学堂的课程没有因为杨秀才出了远门就停止了,凌显在摸索中磕磕碰碰的把夫子一职担任起来。
孩子们对新上任的夫子都熟悉,凭着凌显在望林村积累的声望,他很快融入了学堂的氛围里。
而且,珍珠说过,办学堂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去走举业,而是为了普及启蒙教育,增长孩子们的知识见地,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要走的路做一种铺垫。
凌显刚听到胡家小姑娘说这些的时候,有一种错愕的感觉,这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显然是不同的。
他是寒门出身,从小家境平凡,一家人省吃俭用供着他念书上学,凌显自知家人对他殷切的期盼,所以读书非常的刻苦认真,这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当时,如果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他也许不会那么奋发图强,亦不会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