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黄册天问,是非曲直
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
可以说,黄册记录之仔细,足以准确把握大明天下民生民情。
其记载之数据详尽,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因为黄册的数量极多,又为了将数据保存完善,朱元璋专门在玄武湖修建了宫殿,用来存放黄册,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用来维护保管这些黄册。
从洪武十四年开始,一直到大明灭亡。
黄册制度都在平稳运转,只是,黄册的汇总一直都在玄武湖,远在北边顺天府的皇帝,根本看不到,他能看到的,都是文官们递上去的。
只有按照黄册,才能准确计算出大明的人口和民生情况。也只有按照黄册,朝廷才能把税收到每一个人头上,不然,隐瞒了那么多人口,是为了给老百姓避税避徭役不成?
然而。
保存了两百多年的黄册,在大明灭亡后,被一把火烧毁了……大清修明史整整修了94年,历经大清三代帝王!!
明史修完以后,继续修《四库全书》。
等这些都修完以后,我们终于不知道大明具体有多少人口了……
总之。
黄册制度的存在,让王家有了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