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真假难辨,清浊能分
个官吏制度进行替换改革。
倒也没说什么公仆不公仆的,官吏就是行使权力的那一方,要他们明白,权力是用来为民做主的,要明白为什么叫权出于公,拿到权力了,就要积极任事,承担责任。
尸位素餐,比贪官可好不到哪里去。
“朕要改官吏的制度,就要挖科举的根,五年,五年之后,考科举的人,必须是大学毕业生,先读有用的书,先读能做事的书。”
“读完之后,再去考科举!”
“一个个的算学不精,五谷不分,机械工程都不懂,当什么官?能做好工作吗?”
嘉靖见了王绛阙和几名青阳的学子,钱衡和一些老师也都在,聊着关于大明朝的教育和科举的革新方向。
这是一场座谈,也是一场送行。
在这之后,青阳学子们就将走出校园,去乡社之间施展奋斗了。
毫无疑问,如今大明只有一所京师大学,五年后科举改革,那么参加科举的学子,就只能是他们这些最早的学生。
这也是嘉靖的许诺。
未来朝堂,这些青阳学子,必然能够占据许多席位。
钱衡知道嘉靖的意思,但科举的变法,南京不会坐以待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