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六十三章:血债血偿(七)

,是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
    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 北方锁钥”之誉。
    清顺治六年,大同城池遭受严重破坏。
    时明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多尔衮率军攻打大同,历时九个月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把多尔衮放入城内。
    清军入城后,为泄私愤,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自此,大同城墙失去了往日的雄风。
    但即便是如此,十几米的城墙依旧令人望而却步,如果强行进攻的话,就算是马铮将手中这七八千人全都填进去,也未必能拿下这座雄城。
    当下,马铮立即命令特战队员假扮城外回援的日军混入大同城区,并按照既定策略,让部队在大同城东十公里的大疙瘩沟设伏。
    等部队做好准备之后,马铮当即命令阳高的留守部队以缴获的电台和密码本向第26师团部发报,称阳高县城遭到不明物装的进攻,所部损失惨重,急需救援。
    马铮相信,阳高作为大同的卫星城市,一旦遭到进攻,必然会让大同城的日军大为震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