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乃金陵名宦,书香世家,家底虽然比不上高门大户,但百年下来也不薄,否则李家要真是贫寒人家贾家也不会结亲。
原主嫁的是荣国府长孙,对方给的聘礼又如此丰厚,为了不惹人笑话,陪嫁自然不能太薄。
因此公中除了绫罗绸缎家具摆设古玩字画头面首饰外,还陪嫁了一个八顷的庄子,一间商铺,以及五千两压箱银子。
李母亦是出身大家,嫁妆颇为丰厚,她持家有道,极善经营,二十多年下来嫁妆翻了好几倍。
李母只生了一子一女,长子早已娶妻生子,女儿出嫁前夕,她便将自己的嫁妆分成了三份,三成给了儿子,三成留着傍身,死后再传给孙子,另外四成则给了原主做嫁妆。
除了三百两黄金的压箱银子外,还有京都鼓西楼大街的一间商铺,和南边一个十顷的庄子,以及各色头面首饰并绫罗绸缎等,统共算下来约莫有一万多两银子。
虽然通常来说,聘礼是给女方父母的,但只要顾及些脸面的人家都不会留下,都是放在女儿嫁妆里一道带回夫家。
李父是读书人,行事自然不会让人诟病,因此把贾府的聘礼全部放进了原主的嫁妆里。
因此加上贾府的一万两聘金,一共是一万八千两压箱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