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4

置也会变化,如果上一场名次靠前的,下一场就会坐在主试官比较近的位置,这个过程大概人数会淘汰一半以上。
    其实这个阶段主要是考察学子的基础知识是不是扎实。
    像“帖经”就是将书上的某几行,贴上几个字,然后要求学子把空出来的字填写出来,跟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
    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有的经义都能做到熟练背诵,随便挑出一段都能记起原文。
    而“墨义”则类似简答题,考的内容也不算不深,就是提出经义里面的一些问题,要求学子做简单的解读回答。一般只要是熟读经文和各类注释文字就能答得上来。
    而光是这两项基础考题,往往最少也要问三五十条,甚至更多的一百多条也有,这就要看当时的主考官是怎么出题的了。
    因此记诵和书法就比较重要了,还有就是书写的速度也得提上来,必须写得又快又好,还不能有错字和涂改。
    然后就是“策问”,类似论述题,一般是考学子对国家的一些政见时务,这个主要靠个人发挥,这个是比重最大的,甚至能决定各科考生的去选。
    题目的范围一般围绕人事政治,也称方略策和时务策。
    然后就是“诗赋”,这个就要求学子有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