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有人火就有人倒霉
的说法中勾勒出了这起堪称事件的大事情的来龙去脉,并极力尝试着用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别人的人云亦云,来分析张说罢相的真正原因。
这是练习策论的好办法,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从事后来看,张说罢相的起因其实从泰山封禅归来就已经开始,就在张说因为封禅大典的顺利举行而声威到达顶点时,御史台两位中丞之一的宇文融悄然向皇帝上了一本改革官员选拔程序的奏章。
在这道奏章中宇文融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将吏部对官员铨选的权力分为十铨典选,也就是将原本由张说主掌的吏部铨选权分割出来由韦抗、卢从愿、宇文融等十人分掌,结果直接交由皇帝审核。
铨选关系着所有官员的考核、任用、升迁,实是首辅宰相最核心的权力之一。这个建议在皇帝李三郎那里获得了通过,但作为首辅宰相毕竟还是有发言权的,尤其是张说还身兼着中书令,而中书省最重要的权力就是复核封驳。
自此,一个新的战场被开辟出来,宇文融等在铨选之事上每有奏请,皆被张说所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铨选失叙。而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李三郎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宇文融成功的挑起了李隆基对张说的恶感。
在此期间,据说张说最为信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