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七章 一只癞蛤蟆

泛试验,山水田园、战争边塞、赠别、政治,乃至于闺怨,管他写得好不好,总之先学着写了再说。
    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他发现写诗就像世间的很多事情一样,没做时总想着很难,想着自己永远也不会做,即便做了也做不好。但当真正开始做之后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诗歌滥觞于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的上古歌谣,发展到盛唐时已经走过了将近两千年的时光。两千年间创作出无数经典作品的同时,诗歌本身也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有规律可循的成熟范式。
    总结这些成熟的范式,研究、学习这些成熟的范式,而后再模拟它们,于是一首新的诗歌就顺理成章的被创作出来了。
    在这一过程中柳轻候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曾总结过为什么后世人觉得写古诗很难的原因。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后世人对于古典诗歌总是总结的太多、研究的太多、学习的太多,但自己模拟创作的却太少,少到几乎为零。
    若是再问问为什么不写,为什么学习的理论却不转化为实践?原因就是没有需要,既然人们的生活中不需要诗,为什么要去写诗?
    于是乎,柳轻候在一千三百年前悲哀的承认了一千三百多年后那个流传已广的说法——诗歌已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