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在本朝,国子监和太学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机构,但都是学子们心中的至高学府。到底是选择进国子监,还是选择进太学,这与学生资荫身份即其父祖官爵有关。国子监内多贵勋,太学之内多寒门。
不过,这也不绝对。
国子监除了招收靠父祖的官位而入监的官僚子弟,这种通常称之为荫监,还有举监和贡监。举监就是由举人做监生的,贡监是由秀才做监生的,这两种都是特别优秀的考生通过选拔进国子监的。对于这些举监和贡监来说,他们的出身反而不重要了,他们能取得监生资格,只以为他们本人很优秀。
虽然安平伯府只有一个荫监名额,这名额给了嫡长子边嘉玉,但在边静玉考上秀才时,他其实是有资格进入国子监成为贡监的。但是,边静玉却没有选择国子监,反而是去了寒门弟子更多的太学。
在那时,沈德源还是三品侍郎,他得知边静玉的选择后,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他这么做的原因。
第一,若兄弟俩都在国子监,边静玉的资质超于边嘉玉,那么待监内小考时,边静玉要不要保留实力?不保留,他的成绩常优于边嘉玉,即便边嘉玉本人不在意,外人怎么看?是不是要揣测这兄弟俩其实在私底下斗得很厉害?但如果保留实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