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文武相济
才保有鲁国,后来孔子“隳三都”、诛少正卯等,也都是其所言“仁者必有勇”的体现。
“故此至圣先师提出的君子六艺,也就是要读书人不仅要通晓经义,而且要精通骑射、算数等其它技能,自土木堡以来,武人式微,凡朝廷用兵,皆由文官督师,这确实有利于朝廷对地方军镇的管控,杜绝了藩镇滋生,但文武殊途,自萨尔浒以来,辽东一败再败,何也?兵事为不通军务的文官把控也,至圣先师都认为要文武相济,那士子们有什么理由不习射、御之术?”
李兴之侃侃而谈,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他是势在必行,他实在不愿意朝堂上全都是因循守旧,只知道皓首穷经的老夫子。
徐以显附和道:“丞相说的是,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中庸》亦有言: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今朝廷之贡生,涂脂抹粉,半点无阳刚之气,此等人为官,岂不令人可笑?”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当时之儒生皆精通六艺之术,故保有大汉四百年基业,自宋以降,诸生皆习程朱理学,故宋不能自守,至我朝太祖高皇帝推行文举和武举,遂有成祖皇帝五伐大漠、七下西洋之功,当今之世,书生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