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政见不合 拔刀相向
政使司、山东按察使司、山东都司和辽东都司。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汉胡混居、难以甄别,不可粗暴、恐碍国策。”
这里朱元璋提及的国策,便是洪武二年定下的对待蒙古政策。
除战争外,大明不会屠杀任何愿意投降的蒙古族民及降卒。
不仅不会杀,而且朱元璋对每一位投降的蒙古高级军政官员一律厚待。
比如刚刚投降的纳哈出便被敕封为海西侯。
之所以如此,还是那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腐朽不堪的元王朝固然被赶出了大都(北京),但元朝本身的元气其实一点都没有损伤。
游牧民族政权的根基本就是在草原而不在中原,元朝国运不足百年便在于他们一直都在努力的维持着草原帝国之特性,这和之前的辽国、后面的清朝有实质性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徐达、常遇春北伐大军刚刚到河北,元朝皇帝便带着嫔妃、孩子、王公大臣匆匆离开,连抵抗都懒得抵抗。
元朝的将校士卒在洪武元年至眼下的洪武十九年之间,仅向大明投降的便足足超过三十万!
这三十万当然不可能全是蒙古人,很大一部分本就是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