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明皇家银行(一)
每年收秋之后,朝廷出钱收购市场上多余的粮食,遇到灾荒之年,平价售出,用来平稳物价,使得底层百姓不至于在灾荒之年无以为继,沦为流民。
为了保障那些无劳动能力的百姓,在灾荒之年不至于饿死,每逢流民增多,朝廷就会下令地方官府开仓赈灾,而开的这个仓便是朝廷在各地组织地方乡民建立的义仓以及预备仓。
另外,为了应对旱灾,朝廷主持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此类工程基本上是官督民造,即史料记载“度工计材,俾父老之习事者董其役。未几二皆成,时其启闭,以禁旱涝。”
除了兴修水利和开仓赈灾以外,大明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主要措施就是以工代赈。
史载“明洪武二十三年,崇明及海门风雨海溢,遣官振之,发民二十五万筑堤”,将灾民附着在工程之上,便可使灾民有事做、有饭吃,不至于为了活命而杀官造反,抢夺粮仓。
由此可见,大明应对灾荒的政策,已经十分完备了,故而朱棣非常不理解朱高煦为何会认为预备仓、常平仓及以工代赈不能让大多数的底层百姓度过灾荒之年。
“爹,预备仓乃是爷爷创立的天大善政,活民无数,可此制仍存在不足之处。”
朱高煦没有让朱棣久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