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氏(上)
朱高煦所说的用于巨额大宗交易的汇票,不就是巨额银票么?
北宋初年,四川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而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即银票随之问世。
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中国最大的银票。
朱棣秉政主持的新币推行之后,虽然金钞取代了旧的宝钞,但它的名字仍叫“大明宝钞”,民间对其口语化的称呼,大多还是叫银票。
可是金钞的最大面额为壹佰圆,即等同于百两银,若是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巨款交易,仍然携带不便,而且容易被歹人盯上。
如果有了这种巨额银票,那就方便太多了!
“汇票若施行起来,对咱们商业界来说,必然又是一大善政。”
刘掌柜感慨道:“经商至咱们这等程度,时常有大宗交易,若用朝廷发行的汇票,却是让人更放心、更便捷了。”
又半个时辰之后。
就在众人与朱高煦议论汇票的各种妙用之时。
“帮主,红梅布坊的王掌柜前来拜会。”
一名守门小厮从厅外入内,躬身禀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