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匆匆五年(上)
塞。
彼时,韦贤巡塞,发现胡虏有寇边之意,便立即派人将此事上报给了朱高煦。
朱高煦认为鞑虏多奸,此番很可能是示弱,目的是为了诱明军追逐,好打伏击战,不过明军可以将计就计,诈败诱敌而歼之。
有了对策之后,朱高煦将鞑虏寇边的意图与他想到的应对方法上奏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与朱棣商议后同意了这个将计就计的策略。
月余后,宁王应朱高煦之邀请,领两万卫兵,浩浩荡荡的出大宁城奔赴北平府演武,大宁的兵力顿时一空,而守在大宁周边的韦贤则奉命领三千士兵出塞,主动击扰胡虏,以为震慑。
那时,北元胡虏见明军力薄,又探知大宁城内防守空虚,便在短时间集结一万五千余虏兵,出其不意的击败了韦贤所领明军,并乘胜追击。
当北元军追到大宁城北的彻彻儿山之时,突然遭到了朱高煦亲自率领的明军伏击,最后北元军大败,三千虏兵被杀,孛林帖木儿等数十名将领及五千余士兵被俘。
之后,朱高煦又乘胜疾进,领军攻克兀良哈秃城,更是生擒了北元大将哈剌兀,俘获虏兵三千余名,牛羊马匹不计其数,大胜而归。
经此一战,朱高煦的威名远播塞外,更是成为了大明北方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