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利弊书(上)
敬忠恭声道。
片刻后,朱高煦的建言书出现在了朱元璋的御案上。
听说是朱高煦趴在乾清门外的地上临时赶写,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虽然很想迫不及待的拆开看看,但他却忍住了,并将刘敬忠唤了回来。
“你去传个口谕给他,就说你小子给咱滚回去老实待着,不要乱来,咱还没有老糊涂。”
刘敬忠恭声称是,行了一礼,便恭敬的退了下去。
对于朱高煦的来意,朱元璋心知肚明,大明储君的人选必须尽快定下,耽误的越久,对朝局的影响就越大,江山社稷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的越多。
就眼下这个局面而言,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册立朱棣为储君,是因为他对朱标的执念在作祟,以至于令其思绪繁杂,妄想纷纭。
他想过朱允炆的不育之疾在未来得到了治愈,还想过从朱允炆的几个弟弟当中挑选一人进行培养,甚至想过把朱高煦过继给朱标。
当然,以上这些想法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他也知道此等想法皆是头脑不受控制的胡思乱想,而且每个想法实施起来都会对大明的未来产生不可控制的巨大影响,极端情况下,大明甚至会二世而亡。
因为有所顾忌,所以朱元璋才会犹豫不决,内心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