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秋赋(三十四)
户口是在逐年减少的吧?”熊卜佑先从这个问题上入手。
刘大霖当然知道。
“大明开国初年,本县的户籍是有近六万多人,”熊卜佑说,“现在有多少?”
刘大霖张口结舌,他还真不知道本县的户籍人口有多少。
“在籍人口不过二万多。这二百七十年来,临高虽然和先生说得一样,有黎乱、海盗、土匪,但是大体局面还算平静,民生粗安这四个字是当得起的。”
刘大霖点头,这话不错。琼州府虽非世外桃源,但是各种大规模动荡要比大陆少得多。按理说这样的地方户籍人口是应该增加的。现在越来越少,只说明逃亡户和隐户越来越多了。后者他知道,县里不少村子是整村的隐户,托庇在某个地方豪强之类的人物名下。自己名下,也有少量的隐户。
问题的根结,就在这大明的税赋制度上!熊卜佑毫不客气的指出其种种弊端。
他先从大量的“诡寄”“隐田”开始谈,大地主们用种种手段逃避赋税,从而使得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加重了赋税负担。而且大户勾结官府,贿赂胥吏,种种违法行为无人纠正,小民不但无法少交颗粒,还被强行用各种手段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富家占地万亩不纳一粒米而莫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