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两宋局(1)整体解剖
		
		
			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折银三十万两,送给西夏的岁币每年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叶三万斤,折银二十五两,两项合计一共五十五两,占全国的赋税收入比例微乎其微,只有百分之零点五五,正所谓伤害性不大,羞辱性极强,但是如果说这是积贫积弱的原因,就和事实太远了。
    其实北宋被认为积贫积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积贫,一个是积弱。其中的积贫,其主要原因还是朝廷开支太大,冗员、冗兵、冗费极为严重,所以解决三冗才成了皇上和大臣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对西夏辽国的岁币只不过是对他们开战的一个理由,没有人当作是一个重大问题,其实和议也和这个息息相关,兵戈一动,哪怕是局部冲突,兵员费用的开支都会远远大于岁币的支出,故此,任何负责任的大臣都不能忽略议和这个策略必须予以认真考虑,而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又不是你敢打不怕死就能决定的。比如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状态,如何与那些整天以侵掠为生的蛮兵对敌?只有岳飞占了上风,又被昏君奸臣扼杀。而积弱,说的是屡战屡败,这需要另说。
    宋仁宗在历史上名声不错,原因就是任用了几位良臣,而那些昏君,无一例外,都是任用了奸臣,鱼虾同类相聚的特征非常明显。仁宗任用包拯,还有范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