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素娥
理,也是最正常的解释。
渐渐的人们谈论的话题,从水调歌头,变为这首词到底是不是他,买来的或是剽窃的,自古文人才子买诗沽名钓誉的事,也不鲜见,他若真有如此才华,昔日所为,难道是在戏弄人间。
几日中也有人说起,赵文振昔日之所以如此,是赵亭赵通判所授意,有一个身为进士的爹,饱读诗书自然是有得,昔日纨绔只是因为没有书可读。当然这种言论,自然是受到了一番抨击,泱泱书海,就连国子监那些老夫子,也不敢说无书可读,黄口小儿怎敢说如此大话。
在这个时代,身为男子,谁不想名利加身,更别说赵府这样的官家了,三代在朝为官,赵亭不可能任由赵文振胡来。
因此几日来,围绕着水调歌头,对赵文振的谈论还是负面的居多,纨绔之名好像还是牢牢的背在他的身上。
江州的街道都是建在漾水河两岸,河流窄处修有石桥连接,姑苏坊的对岸便是江州众多青楼烟柳之地,河中停放着数条彩饰装点的画舫,有客人点了泛舟听曲,便在这画舫之上进行。
白天这些地方是还没有开门,若是从这里走过,隐隐便能听见丝竹之声。
乐声是青楼的艺伎再练习曲目器乐,艺伎的培养是一个极需要时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