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节实力对比

自诩字还拿得出手的人。一时间,谁来为纪念碑题词成为了高层争论的话题。最终以书法定,谭延闿的楷书和胡汉民的隶书都是一时俊彦,尽管胡汉民曾是蒙山军的敌手。但还是获得了该项殊荣。关键是碑文的内容几无争议。它抛弃了狭隘的政争。站在了更高更广的层面,所以胡汉民欣然命笔,一连写了四幅交国会。最终选出最好的字体,镌刻于纪念碑之上以期永恒。

    以书法论,郑孝胥的名气绝对在胡汉民之上。但此人一直未曾放弃对共和国政体的攻击,顽固地站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满清立场上,奉满清为正朔,总统断然否决了用郑孝胥书写的提议,“字写的再好也不能用了,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这是总统的原话。但段祺瑞想不通为什么会用胡汉民。

    最有资格题词的自然是总统。但龙谦坦承自己的毛笔字根本拿不出手。段祺瑞确实没有见过龙谦的毛笔字,他所有的信函公文都是用钢笔书写的,偶尔还会出现他独有的“简体”,段祺瑞研究过龙谦的“简体”,尽管“简体”是越来越少了,但确实是一种“字体”而不是错误,错误和错体的区别很简单,当他始终坚持一种写法时就很难说是错误了,而是一种对现有字体的“修正”。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的部分专家为此引发一场争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